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青春梦,古城情:合职院生物工程学院阡陌古城耕梦团“三下乡”实践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编辑日期:2025年07月15日 07:20 作者:季学强 点击数: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青春使命,630日至72日,合职院生物工程学院阡陌古城耕梦团“三下乡”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季学强许睿和肖瑀的带领下,赴合肥市肥东县古城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姿助力乡村发展,让理论知识在乡土大地扎根生长。

果蔬快检,科技助农正当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不仅关乎民生福祉,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肥东县古城镇2025年瓜果蔬菜产业种植规模达2700亩,年产值近5000元,是合肥市中心城区的重要菜篮子”之一630日,阡陌古城耕梦团队员们怀揣着对乡村的热爱与责任,奔赴古城镇三番果园蔬菜基地开展食品安全检测与科普活动。抵达蔬菜基地后,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在基地内划分出检测区域,搭建起简易却专业的检测工作台。队员们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从不同区域的瓜果蔬菜中随机抽取样本。经叶片擦拭、洗脱液浸润、试剂反应等规范流程,队员们完成了二十瓜果蔬菜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阴性,表明农药残留量达国家标准。在检测过程中,队员们与瓜果蔬菜基地的工作人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详细询问瓜果蔬菜的种植过程、农药使用情况等信息,并灵活运用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为他们讲解现代农残检测原理

破蜱守康,志愿服务正当时

随着夏日的脚步悄然而至,自然界的蜱虫也迎来了它们的活跃期,肥东县古城镇作为蜱虫高风险区,给当地的民众带来了极大的困扰。71日,阡陌古城耕梦团来到了古城镇刘庄村开展以“预防蜱虫叮咬,守护健康安全”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蜱虫可能导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相关知识,提升公众防范意识。活动现场,队员们通过图文展板、宣传手册,挨家挨户地向村民们详细讲解蜱虫的生态习性、常见栖息地及叮咬危害。“蜱虫多潜伏在草丛、灌木丛中,户外活动时要扎紧裤脚、喷涂驱虫剂。” 为增强宣传效果,学生们结合专业特长,设计了互动问答和情景模拟环节。“这个病早期会出现高热、乏力等症状,如果接触过野外环境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药学专业学生王玉琪通过案例情景剧,向村民们生动演示了疑似症状的应对流程。队员们当天共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不仅强化了村民对蜱传疾病的认知,更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守土有责,青春护水正当时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72日,实践团队走进岱山湖水库,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水利工程环境保护之旅。实践队从实地考察水质入手,开启此次意义非凡的实践之旅。队员们严格依照规范流程完成湖水采样工作,并对水样进行了现场检验,在许睿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有序开展了水体有机污染(COD)、酸碱度(pH)和溶解氧(DO)检验操作。通过理论与实操的结合,队员们掌握了水质监测核心技能,深刻认识到科学数据对水环境精准治理的关键作用。实践团还有幸采访了一位守护这颗蓝宝石脉搏跳动,坚守守库岗位20余年的普通水务工作者顾家桂。他自2000年参加工作来到岱山湖水库后,便迅速融入这片土地。自清晨薄雾到日暮黄昏,坝顶2.24公里、坝底3.4公里的路途上,总能看到顾家桂和同事们的身影,一天两次的巡护,是雷打不动的“功课”。他用坚守诠释着“螺丝钉”精神。活动最后,队员们沿着水库岸边及上游的田间沟渠、道路两侧,展开了地毯式的垃圾清理工作。他们不惧酷暑,仔细搜寻散落在草丛、石缝、水边的塑料袋、饮料瓶、泡沫板等各类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队员们红色的身影成为绿水青山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当地重要的水源地,为保障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改善贡献了青春力量。

通过这次活动,“三下乡”实践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为食品安全、健康知识普及和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也让队员们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未来,阡陌古城耕梦团实践队将持续关注乡村食安、健康和环保等问题,用青春守护菜篮子安全、民众健康和青山绿水,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青春的力量。(供稿:生物工程学院 季学强 审核:慈龙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