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正值惊蛰节气,万物复苏,春意盎然。为进一步完善心理育人体系,深度滋养学生心灵,全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生物工程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心晴四季”第一期“惊蛰”篇拉开序幕。
活动伊始,心理辅导站负责人汪纬静老师以“惊蛰”为切入点,讲述了这一节气的文化渊源和民间故事,从“春雷惊百虫”到“万物复苏”,引导学生感受自然节律与生命力量的紧密联系。

在“春天的愿望树”环节,每位同学在“树叶”上写下自己的心愿,并将其贴在一棵大树的“枝干”上。随着一片片“树叶”的增添,原本光秃秃的树枝逐渐变得枝繁叶茂,象征希望与梦想的“愿望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焕发出勃勃生机。接着,在心理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进行了八分钟的冥想体验。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大家闭上眼睛,放松身心,感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活动的最后,同学们以“惊蛰”为主题,用粘土在纸上进行创意作画。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心中对春天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到作品中。一幅幅充满创意的画作,不仅展现了同学们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此次“惊蛰”心理主题沙龙活动,是该院二级心理辅导站积极打造的“心情四季”系列活动的第一期。该活动将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磨炼意志,全方位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未来,生物工程学院将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心晴四季”心理育人实践活动,推进心理育人品牌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供稿:生物工程学院 汪纬静 初审:周婷 终审:慈龙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