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专业代码:490104
所属专业类:食品类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以3年为主,可以根据学生灵活学习需求合理、弹性安排学习时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 业类 (代码) |
对应 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49) |
食品类(4901) |
农副食品加工业(13); 食品制造业(14); 质检技术服务业(745)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4-08-05-01); 质量认证认可工程技术人员(2-02-29-04) |
农产品食品检验; 质量和认证认可; 检验检疫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 内审员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食品检验分析理论和方法等基本知识,面向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和质检技术服务等行业,熟练使用各种食品分析检验仪器设备,具备完成食品企业常规检验项目的检测等能力,从事食品分析检验和质量安全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民主和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遵纪守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实干创业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爱职、爱岗、敬业。
(2)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高技能人才必备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遵章守纪、按章办事的习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科学;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和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3)专业素质: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专业素养、专业思想牢固;对岗位工作任务具有较强领悟性;能迅速分析、解决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能创造性地开展专业工作。
(4)身体心理素质:具备自我认识自我锻炼的意识,具备良好的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工作、与人相处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文明生产、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普通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4)掌握食品营养与卫生基础知识及人群营养、公共营养相关知识,掌握膳食调查、食谱编制、营养教育的基本方法;
(5)掌握食品检验的基础理论知识,检验检测的原理和方法,食品检验的规范和要求;
(6)掌握常用食品分析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和维护方法;
(7)掌握功能性食品(营养强化食品、保健食品等)开发与应用相关知识;
(8)熟悉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9)熟悉食品行业发展动态,了解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
(10)熟悉主要食品的品质特点,了解食品生产典型工艺流程。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3)能够为特定人群编制食谱,并进行营养配餐;
(4)能熟练查询食品标准、法律法规等,并能根据不同的检验对象和检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5)能够正确理解食品检验标准,规范完成食品检验工作;能够正确配制试剂,熟练使用主要检验仪器;
(6)能够正确处理检测数据,正确表述分析结果,并能对检验结果进行判断和分析;
(7)能够正确理解并执行检验检测实验室管理规范。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体系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采用“2+0.5+0.5”培养模式,即2年在校学习,半年在企业跟岗实习,半年企业顶岗实习(14周跟岗实习+25周顶岗实习)阶段。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依据主要工作岗位,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考证课程,实现书证融通,整个课程体系设置分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拓展课)和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课)两大部分。公共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具有基本的职业修养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专业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以农产品食品检验、质量和认证认可、检验检疫等三个关键职业岗位为主线,以岗位能力为导向设置相关专业课程。总课时为2542学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为1:1.31,其中,理论教学总课时1102学时,实践教学总课时为1440学时。
1、公共基础课程:17门,计修41学分,674学时;占总学时的26.51%。其中:
(1)必修课
7门,计修22学分,376学时,占总学时的14.79%。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学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2学时) 、体育(104学时)、军事理论(32学时)、健康教育(16学时)、普通化学(80学时)、劳动教育(24学时)。
(2)限定选修课
6门,计修13学分,214学时,占总学时的8.42%。其中: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思维(32学时)、就业与创业指导(16学时)、形势政策互联网+(8学时) 、英语(68学时)、计算机应用基础(36学时)、高等数学(54学时)。
(3)素质拓展课
3门,计修6学分,84学时,占总学时的3.30%。其中:美学与人生(网) (28学时)、社会科学方法论(网) (28学时)、商法的思维(网) (28学时)、老子论语今读(网) 。4门任选3门。
2、专业(技能)课程:17门,计修72学分,1218学时;占总学时的47.92%。其中:
(1)专业核心课程
8门,计修37学分,738学时,占总学时的29.03%。其中: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64学时)、食品营养与卫生(68学时)、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124学时)、食品理化检验技术(178学时)、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138学时)、食品仪器分析(34学时)、食品感官检测技术(64学时)、粮油工艺检测技术(68学时)。
(2)专业课程
9门,计修29学分,480学时,占总学时的18.88%。包括食品生物化学(72学时)、食品微生物学(48学时)、食品添加剂(64学时)、功能食品工艺及评价(34学时)、畜产品工艺学(64学时)、软饮料工艺学(64学时)、发酵食品工艺学(68学时)、食品营销学(34学时)、食品企业管理(32学时)。
3、实习、实训与职业实践
实习分为跟岗实习(280学时,第七学期)、顶岗实习(500学时,第八学期),计修39学分,学时780,占总学时的30.68%。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大赛综合实训(22学时,第四学期),食品工艺与检测综合实训(44学时,第五学期),职业体验(20学时,第三学期)、岗位见习(20学时,第六学期),计修7学分,学时106 ,占总学时的4.17%。
(二)核心课程内容
根据本专业主要职业岗位需要和学校校内实训工厂的良好教学条件,将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食品理化检测技术、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食品仪器分析、食品感官检测技术、粮油工艺检测技术等8门课设置为专业(技能)核心课程。
1、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总学时64,4学分。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对新的国内外食品标准与法规的相关内容、要求进行了阐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标准基础知识、中国食品标准体系、中国食品法律法规体系、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许可管理与市场准入制度、食品认证管理、食品标准与法规文献检索。在第一学期开设。
2、食品营养与卫生 总学时68,4学分。
本课程为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一门核心课程,是关于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课程,它包涵了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两大部分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各类食品的营养素的组成、应用以及食品卫生的基础知识;能根据产品需求,设计合理加工方案与配比;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组织实施某种产品的开发。在第四学期开设。
3、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总学时124,7学分。
本课程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一门核心课程,贯穿整个专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并能应用所学质量控制技术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解决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在第四、七学期开设。
4、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总学时178,10学分。
本课程通过采用理实一体、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学生掌握食品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食品农残、兽残及重金属等检验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掌握常规理化指标检验方法的操作技术,为职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第二、七学期开设。
5、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 总学时138,8学分。
本课程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作为国家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考核的三大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学生应具备代表性样品采取、微生物检验操作与分析和质量控制的能力;为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储备知识和技能;实习或毕业后能可胜任乳品、肉品、粮油或酿造食品等多种食品原料至成品的微生物检测工作。在第四、七学期开设。
6、食品仪器分析 总学时34,2学分。
主要介绍了食品分析中常用仪器分析技术,紧密结合食品行业检测技术发展现状,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内容包括电位分析法、紫外一可见光谱分析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原子光谱分析法、气相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和离子色谱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食品分析相关的设备的结构、使用、维护等。在第四学期开设。
7、食品感官检测技术 总学时64,4学分。
本课程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粮品类、食用油脂类、肉、禽、蛋及水产品类、乳与乳制品类、酒、茶、饮料类、糖、蜜类、调味品类、食用菌及农副产品干货类、食品标签、包装类等各类食品的感官分析方法;掌握感官品评的统计与报告技能,明确感官品评在食品生产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事科研及生产的综合能力,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第五学期开设。
8、粮油工艺检测技术 总学时68,4学分。
本课程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结合本专业魔幻焙烤工作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基于“理实一体”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明确粮油加工生产管理中的质量监控在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由原料验收、储藏到产品加工过程中所需的质量控制内容及质量标准进行检测。通过在真实的操作中的严格考核逐渐养成质量控制意识。在第四学期开设。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表1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按周)
学期 |
教学 |
考核 |
入学教育 军训 |
实训 |
实习 |
机动 |
总计 (周) |
1 |
15 |
1 |
2 |
|
|
0 |
18 |
2 |
16 |
1 |
|
|
|
1 |
18 |
3 |
|
|
|
4 |
|
|
4 |
4 |
16 |
1 |
|
1 |
|
0 |
18 |
5 |
15 |
1 |
|
2 |
|
0 |
18 |
6 |
|
|
|
4 |
|
|
4 |
7 |
|
|
|
|
14 |
|
40 |
8 |
|
1 |
|
|
25 |
|
总计 |
62 |
5 |
2 |
11 |
39 |
1 |
120 |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表
表2 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形式 |
学时 |
理论与实践学时比 |
理论 |
1102 |
1:1.31 |
实验、实训 |
940 |
1440 |
毕业顶岗实习 |
500 |
共计(学时) |
2542学时(包括课内与课外学时) |
课内总学时 |
1722 |
(三)教学进程表
表3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课程 分类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授课时间分配 |
考试 |
考查 |
学分标准 |
每周授课时间分配 |
合计 |
其中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理论 |
实践 |
第一 学期 |
第二 学期 |
第三学期 |
第四 学期 |
第五 学期 |
第六 学期 |
第七 学期 |
第八 学期 |
2周 |
16周 |
18周 |
4周 |
17周 |
1周 |
16周 |
2周 |
4周 |
14周 |
26周 |
公共基础课程 |
必修课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48 |
48 |
|
|
1 |
3 |
入学教育和军训 |
3 |
|
职 业 体 验 |
|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综合实训 |
|
食品工艺与检测综合实训 |
岗 位 见 习 |
|
顶岗实习(25周)+1周 毕业考核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72 |
72 |
|
|
2 |
4 |
|
4 |
|
|
|
3 |
体育(基础、选项、专项) |
104 |
4 |
100 |
|
1,2,4 |
6 |
2 |
2 |
2 |
|
|
4 |
军事理论 |
32 |
32 |
|
|
1 |
2 |
2 |
|
|
|
|
5 |
健康教育 |
16 |
16 |
|
|
1 |
1 |
/2*8 |
|
|
|
|
6 |
普通化学 |
80 |
48 |
32 |
1 |
|
5 |
5 |
|
|
|
|
7 |
劳动教育 |
24 |
|
24 |
|
|
1 |
3*2 |
3*2 |
3*2 |
3*2 |
|
限 定 选 修 课 |
8 |
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思维 |
32 |
32 |
|
|
1 |
2 |
2 |
|
|
|
|
9 |
就业与创业指导 |
16 |
16 |
|
|
5 |
1 |
|
|
|
2*8/ |
|
10 |
形势政策与互联网+ |
8 |
8 |
|
|
5 |
1 |
|
|
|
/2*4 |
|
11 |
英语 |
68 |
68 |
|
|
1,2 |
4 |
2 |
2 |
|
|
|
12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36 |
18 |
18 |
|
2 |
2 |
|
2 |
|
|
|
13 |
高等数学 |
54 |
54 |
|
|
2 |
3 |
|
3 |
|
|
|
拓 展 课 |
14 |
美学与人生(网) |
四选三 |
28 |
28 |
|
|
7 |
2 |
|
|
|
|
6 |
15 |
社会科学方法论(网) |
28 |
28 |
|
|
7 |
2 |
|
|
|
|
16 |
商法的思维(网) |
28 |
28 |
|
|
7 |
2 |
|
|
|
|
17 |
老子论语今读(网) |
28 |
28 |
|
|
7 |
2 |
|
|
|
|
小计 |
674 |
500 |
174 |
|
|
41 |
17 |
13 |
2 |
2 |
84 |
专业(技能)课 |
专业核心课 |
18 |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
64 |
48 |
16 |
1 |
|
4 |
4 |
|
|
|
|
19 |
食品营养与卫生 |
68 |
48 |
20 |
4 |
|
4 |
|
|
4 |
|
|
20 |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
124 |
50 |
74 |
4,7 |
|
7 |
|
|
4 |
|
4 |
21 |
食品理化检测技术 |
178 |
36 |
142 |
2,7 |
|
10 |
|
6 |
|
|
5 |
22 |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 |
138 |
32 |
106 |
4,7 |
|
8 |
|
|
4 |
|
5 |
23 |
食品仪器分析 |
34 |
20 |
14 |
|
4 |
2 |
|
|
2 |
|
|
24 |
食品感官检测技术 |
64 |
34 |
30 |
5 |
|
4 |
|
|
|
4 |
|
25 |
粮油工艺检测技术 |
68 |
34 |
34 |
|
4 |
4 |
|
|
|
4 |
|
专业课 |
26 |
食品生物化学 |
72 |
52 |
20 |
2 |
|
4 |
|
4 |
|
|
|
27 |
食品微生物学 |
48 |
30 |
18 |
1 |
|
3 |
3 |
|
|
|
|
28 |
食品添加剂 |
64 |
42 |
22 |
5 |
|
4 |
|
|
|
4 |
|
29 |
功能食品工艺及评价 |
34 |
20 |
14 |
|
4 |
2 |
|
|
2 |
|
|
30 |
畜产品工艺学 |
64 |
36 |
28 |
|
5 |
4 |
|
|
|
4 |
|
31 |
软饮料工艺学 |
64 |
36 |
28 |
5 |
|
4 |
|
|
|
4 |
|
32 |
发酵食品工艺学 |
68 |
40 |
28 |
|
4 |
4 |
|
|
4 |
|
|
33 |
食品营销学 |
34 |
20 |
14 |
|
4 |
2 |
|
|
2 |
|
|
34 |
食品企业管理 |
32 |
24 |
8 |
|
5 |
2 |
|
|
|
2 |
|
小计 |
1218 |
602 |
616 |
|
|
72 |
7 |
10 |
22 |
22 |
196 |
毕业实习与顶岗实习 |
500 |
|
|
|
|
25 |
|
|
|
|
|
其他 |
150 |
|
|
|
|
8 |
|
|
|
|
|
|
|
|
|
|
周学时 |
|
|
|
|
|
|
22 |
24 |
23 |
|
24 |
22 |
24 |
22 |
|
20 20 |
总学时 |
2542 |
1102 |
790 |
|
|
146 |
44 |
|
|
20 |
|
22 |
|
44 |
20 |
500 |
毕业考试科目 |
食品微生物检测 |
每学期开课门数 |
|
10 |
8 |
|
10 |
10 |
|
6 |
食品理化检测技术 |
考试门次 |
|
3 |
2 |
|
3 |
3 |
|
2 |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
考查门次 |
|
7 |
6 |
|
7 |
7 |
|
4 |
(四)实践教学进程表
表4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进程表
序号 |
实践教学环节 |
项 目 |
周数 |
合计课时 |
各学期分配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1 |
专业核心课程 |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
16 |
16 |
16 |
|
|
|
|
|
|
|
2 |
食品营养与卫生 |
17 |
20 |
|
|
|
20 |
|
|
|
|
3 |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
31 |
74 |
|
|
|
18 |
|
|
56 |
|
4 |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
32 |
142 |
|
72 |
|
|
|
|
70 |
|
5 |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 |
31 |
106 |
|
|
|
36 |
|
|
70 |
|
6 |
食品仪器分析 |
17 |
14 |
|
|
|
14 |
|
|
|
|
7 |
食品感官检测技术 |
16 |
30 |
|
|
|
|
30 |
|
|
|
8 |
粮油工艺检测技术 |
17 |
34 |
|
|
|
34 |
|
|
|
|
9 |
专业课程 |
食品生物化学 |
18 |
20 |
|
20 |
|
|
|
|
|
|
|
食品微生物学 |
16 |
18 |
18 |
|
|
|
|
|
|
|
10 |
食品添加剂 |
16 |
22 |
|
|
|
|
22 |
|
|
|
11 |
功能食品工艺及评价 |
17 |
14 |
|
|
|
14 |
|
|
|
|
|
畜产品工艺学 |
16 |
28 |
|
|
|
|
28 |
|
|
|
|
软饮料工艺学 |
16 |
28 |
|
|
|
|
28 |
|
|
|
12 |
发酵食品工艺学 |
17 |
28 |
|
|
|
28 |
|
|
|
|
13 |
食品仪器分析技术 |
17 |
14 |
|
|
|
14 |
|
|
|
|
16 |
食品营销学 |
17 |
14 |
|
|
|
14 |
|
|
|
|
17 |
食品企业管理 |
16 |
8 |
|
|
|
|
8 |
|
|
|
18 |
公 共 课 |
普通化学 |
16 |
32 |
32 |
|
|
|
|
|
|
|
18 |
职 业 实 践 |
职业体验(包含劳动教育) |
4 |
20 |
|
|
20 |
|
|
|
|
|
19 |
岗位见习(包含劳动教育) |
4 |
20 |
|
|
|
|
|
20 |
|
|
20 |
实 习 实 训 |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综合实训 |
1 |
22 |
|
|
|
22 |
|
|
|
|
21 |
食品工艺与检测综合实训 |
2 |
44 |
|
|
|
|
44 |
|
|
|
22 |
跟岗实习 |
14 |
196 |
|
|
|
|
|
|
196 |
|
23 |
顶岗实习 |
26 |
500 |
|
|
|
|
|
|
|
500 |
合 计 |
1464 |
66 |
92 |
20 |
214 |
160 |
20 |
392 |
500 |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一般不低于 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和本专业职业资格或 技能等级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食品与分析检测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食品营养与检测相关专业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 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 5 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食品营养 与检测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专业 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主要从食品营养与检测相关企业、机构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知识 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相关专业工程师及以上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专业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必需的专业教室、 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 WiFi 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 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1)食品加工综合实训中心
配备投影设备、多媒体设备、各类食品加工设备和两条生产线等,用于食品工艺、食品工艺安全综合实训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2)食品微生物实训室
配备投影设备、多媒体设备、微生物设备等,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等课程的实验实训和教学;
(3)食品理化分析实训室
配备投影设备、多媒体设备及理化分析相关设备等,用于食品理化分析检验技术等实验和实训;
(4)农产品检测实训室
配备投影设备、多媒体设备及农产品检测相关分析仪器等,主要用于农产品质量检测大赛综合实训。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相关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能满足学生校外实训的要求。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涵盖当前食品营养与检测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安排顶岗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实习基地有保证实习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本专业与安徽青松食品有限公司、合肥好利来食品有限公司、合肥现代牧业有限公司等知名食品企业签订了学生实习协议,与安徽青松食品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 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 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建立有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加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教科研工作、专业建设等的需 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餐饮业、质检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政策法规、职业标准,食品检验国家标准、中国居民膳食 营养手册,三种以上的专业相关学术期刊,以及营养配餐类、食品检验类、食品工艺类的图书、文献。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 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 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1、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坚持理论教学服务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探索实施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和提高综合职业素质的实践型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2、理论教学不再拘泥于课堂教学的形式,而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信息化教学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够将知识碎片化,利用网络这个大的信息平台迅速进行推广与学习,能够将课堂“翻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学能力。所以,本专业的一些专业课程在教学中,也积极的探索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方法包括:“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微课教学、慕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
3、实践教学充分利用专业现有的实习、实训条件,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现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全面实施以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专业技术问题的教学方法改革,实行小班、小组教学,注重学生的团队学习、团队研究和团队协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建立以“自主式的教学活动”、 “多层次的实践形式”、“综合性的能力培训”和“多维化的考核方法”为特征的实践教学模式。
4、基于模块化教学体系,实现多门专业课综合教学。通过“项目导向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模式将一个模块内的几门相关专业课程结合在一起,实现模块内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系统性教学,最后通过课程综合实训或“大作业”的形式进行考核,切实提高学生综合多门课程完成一系列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试行渐进式模块化教学体系内的分段式教学。将能力培养有明显先后逻辑顺序又不能分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在学期内采用分阶段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以便更有效的实现专业能力培养模块内的渐进式培养。
(五)学习评价
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方法提出建议。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如观察、口试、笔试、顶岗操作、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等评价、评定方式。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六)质量管理
1、建立听课制度
每个学期安排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并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一次评教会,督促每位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要求中青年教师计价参加学院组织的教师授课竞赛。
2、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
对于新教师,安排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老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并且有计划的安排青年教师到行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挂职锻炼,由企业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生产实践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3、建立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
每一个学期分别进行期中和期末两次教学检查,着重检查每一位教师教案的撰写是否规范、教师手册填写是否齐全、作业布置的数量与批改是否及时、授课计划制定是否合理、有无课程教学大纲、学生平时成绩与期终成绩是否完整等等教学材料。
4、建立学生评教和教师职业道德测评制度
每学期结合期中、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进行一次全校范围内的学生评教工作,同时将教师职业道德测评工作一并进行,教师评价分数将纳入教师业务年度考评之中。
5、建立以课程教学目标为考核目的的评价制度
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上,淡化对于教学过程的教条式控制,允许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与机动式的教学进度安排,而将评价的重点放在课程教学目标的考核上,以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实现的效果是否达到要求等作为考核重点来衡量教师最终的教学效果,并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通过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等第三方来评价整体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
九、毕业要求
学生完成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教学活动,并获得总学分不少于146学分,准予毕业。其中:
1、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45学分;
2、素质教育活动不少于10学分;
3、就业、创新创业能力不少于2学分;
4、军事训练不少于2学分;
4、劳动教育不少于2学分;
6、顶岗实习不少于25学分。